【更新中】我校第23届“有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周火热时行中(外语、数学、心理、技术等)


勤学善教,启思悟智
——记我校外语组创新周活动

  12月4日,我校举行了英语创新周活动,市级、区级教研员以及多位名师悉数应邀到场。同时本次活动还得到了省内兄弟学校的关注,来自龙赛中学、骆驼中学、科学中学、宁波华茂、回浦中学等校近40余位高中英语教师汇聚一堂,共同探索有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

  新教材,新教法,探索教学艺术

  本次活动有幸请到了来自回浦中学的台州市名师、省教坛新秀吴超玲老师,同我校的涂正东和张颖老师一起,带来了三堂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涂老师选用了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文章进行解读,把握两条主线,在处理“如何解决问题”这一信息线的同时,发掘“问题成功解决”背后的精神。课堂从最简单的逻辑模式切入,在细剖词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决策之难、牵涉之广和任务之艰,而攻克这一系列的难题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热血努力。
  课堂的最后,涂老师回归现实,以当下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为例,让学生们把新学的语言知识和思维品质现学现用,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双提升。张颖老师利用了课外小说对学生续写中的“表情描写”这一难题进行了攻克。课堂以欧·亨利的短篇小说“HeartsandHands”为载体,对文本中丰富的人物面部表情描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挖掘。值得一提的是,整节课堂中张老师巧妙地运用了智能平板辅助教学。从课前的学情调研,课上的平板写作,到课后的资源补充,线上的信息沟通提高了线下的反馈效率,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分实现并提高了师生、生生的互动效果。
  回浦中学吴超玲老师的课堂则回归课本,以“TheChineseWritingSystem”一文展开教学,紧扣“development(发展)”与connection(联系)”两个关键词推进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探索汉子变迁历史,并认识到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作为一堂纯粹的阅读课,吴老师在关注语篇技能学习的同时,不忘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动性”,用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生动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和流畅灵活的驾驭能力,呈现了一堂兼具教学型与艺术性的课堂。在整个展示过程中,学生思维紧跟各位老师的引导,互动自然,产出惊艳,充分展现了镇中学子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优秀的学习能力。
  课后,我校三位名优教师——邬小波、蔡建芳和王潞涓老师对三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并从优秀课例中汲取灵感,展开对英语教学创新的思考探讨。

  新高考,新思考,提升教学智慧

  下午的活动由教学漫谈与专题讲座两部分组成。各位名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理念,汲取思考,分别从课堂、学生、词汇、写作等方面拓展探讨,直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英语教学的重难点。
  宁波市名师王潞涓老师在漫谈中带来了写作教学中的心得,强调在高级表达教学的同时需关注学生用词适恰性,及时纠正由于知识负迁移、词语错用、刻意堆砌等问题导致的语言不得体现象。这就需要让学生在积累时“从优而择”,不仅要明确词汇本意,更要在阅读中体会语用,关注语言与文章主题风格、文化背景的契合性,从而建立合适的语料库与得体的语用意识。
  随后宁波市骨干教师蔡建芳老师分享了日常教学中利用英语歌曲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经验,她从多元智能理论与情感过滤论出发,指出英语歌曲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更能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拓展其语言学习的维度,甚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而在现在平板技术的辅助下,英语歌曲亦可走出课堂,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在镇海区名师刘丽浓老师的分享中,她指出新教材的改革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养料。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在新的教学框架下,更要重视对主题意义的探索,将语言学习和思维品质相结合,尤其是在新教材中,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及国际视野的现实意义,而英语教学也正需顺应时代发生改变。
  镇海区学科带头人谢瑾老师则着眼于高考的难题——续写板块,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在续写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关注的几大元素,使得人物塑造更为立体,使情节推进张弛有度,以英文的思维与用语习惯,实现合理的主位推进。英语教学源于课本,立足语言,但绝不能局限于语言,而更应从课本出发,实现学生的思维进阶。
  为实现这一目标,宁波市高中英语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单卫平老师为与会教师点明几大在英语素养提升过程中需关注的重难点,以及解决思路。教师需在探求主题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明确课时目标,细化不同板块需达成的能力,并根据目标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思维的产出过程,从而让学生从“思想的接受者”转化为真正的“思想者”。
  在活动的最后,区教研员贺南松老师为本次创新周活动致以结语,对镇海中学的英语教学与研究寄予更高的期望。勤学习,勤思考,勤交流,镇中教师的学科教育素养也势必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切实提升。

  (撰稿:方子懿.摄影:陈军)






















领悟高中体育新课程新教材精神,提升高中体育教学实效
——体育组第二十三届创新周活动成功举行

  12月10日,“高中体育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研讨”暨体育组第二十三届创新周活动在我校报告厅和篮球馆中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次活动有来自浙派体育名师班2019级成员、宁波市体育名师带徒成员、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师生及宁波市、区兄弟学校和贵州部分同行近200人共同参与。本次活动通过现场观摩我校大课间活动、名师讲座、课堂教学、评课和教师论坛等共同研讨新课程新教材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全体与会老师紧紧围绕“如何实施高中体育新课程新教材,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的主题进行。

  新教材,新教法,探索体育课堂真谛

  本次活动一开始,全体与会教师观摩了我校的课间操活动,学生由教学区快速跑步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整齐有力的全校广播操和班级特色的自编操给所有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短短的20分钟课间操,学生真正做到了积极参与,运动有量,张扬班级个性。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我校一贯重视课间操实效性。这样的效果是日常规范的训练和长期良好习惯的体现。

  课间操后大家汇聚报告先由苑景蕊老师为大家做了《高中体育新教材分析》的讲座,并与各校老师共同讨论分析新教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各校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同与会教师重温高中体育新教材新课程理念。

  接下来由来自骆驼中学的刘小萍老师、镇海中学的裘志鹏老师、顾鸿臻老师为我们献上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刘小萍老师的《排球上手传球课》,把技术、体能、战术、排球场地的认知有机结合;顾鸿臻老师的《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课,用他熟练的篮球技术和对篮球技术专业解读引领学生畅快的穿梭在篮球场上,裘志鹏老师的一节《跳跃》课更是把技术和体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显现的淋漓尽致。给与会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课程,新理念,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带着运动后的余热,大家从篮球馆回到报告厅,首先由来自浙派体育名师班2019级的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徐建刚和浙江省仙居中学的崔伟军两位名师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结合新课程要求,从课的练习密度、技术学习的效果、技术的运用以及体能提升的实效等方面深层解读课堂教学;其次由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许长春老师做了《高中体育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的讲座,为我们介绍桐庐体育教学与活动开展情况的同时,让与会老师体会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作用和影响;最后由宁波市教研员朱水敏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

  本次体育创新周活动,浙派体育名师班和宁波市名师带徒班成员以及宁波大学师生共同参与,名师与一线教师和未来的体育教师中坚力量共聚一堂,共同研讨高中体育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细节,为切实做好高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共同出谋划策。

  相信今后我们的高中学校体育工作会做的更好!

  (撰稿:苑景蕊) 

新技术让学习、教学更灵动
——记镇海中学创新周数学活动

  12月9日,以“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为主题的镇海中学创新周数学活动在第二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曾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数学教研员,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委员“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浙派名师培养工程”导师,浙师大、杭师大硕士生导师朱恒元老师,参加本次创新周活动的老师有数学组全体教师,数学组结对学校数学教师,沈虎跃名师工作室成员,梓荫九章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以及其他区内外兄弟学校的数学教师共计90余人。由数学组教研组长宁波市名师周海军老师主持,共设课堂教学、课例点评、专家报告以及教学漫谈等四个环节。

  首先开展的是课堂教学展示,由镇海中学数学组王振全老师和邬寻欢老师执教。两位老师利用平板教学,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王振全老师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课,以单位圆为主线,学生先复习了诱导公式的推导,紧接着通过王老师的有效引导,学生自然、顺畅地探究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平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推导过程,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思维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邬寻欢老师的《借助消元思想,优化解几运算》是一节高三专题复习课。针对作业中遇到的难点,邬老师精心设计组织,先呈现了学生的解答过程,再对问题进行变式,引导学生思考解析几何中对非对称结构的处理方式,总结了“消去双根”、“把根留住”、“利用椭圆”三种方法,一题多解,将课堂推向了高潮。紧接着,学生通过一个练习对新方法进行了巩固,邬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讲解。

  课后,两位授课老师分享了他们的设计意图与课后反思,镇海中学数学组张义斌老师和陈科钧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点评。张义斌老师肯定了王老师以单位圆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充分贯彻了新课标的主题教学的思想。同时,张老师也提出了教学预设应当更为充分的建议。此外,张老师还谈了谈自己对于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理解,认为教师应当对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引起重视。陈科钧老师肯定了邬老师的课堂立足基础,突出本质,加深理解,有效地解决了解析几何中的老大难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下午,首先由特级教师朱恒元老师对王振全老师以及邬寻欢老师的课做简单的点评。王老师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课堂就像水一样灵动;而邬老师的《借助消元思想优化解析几何运算》复习课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像山一样沉稳,加深学生对解析几何本质的理解。

  随后,朱特以“水灵动·山沉稳”为主题做了关于“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实践与认识的报告。整个报告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幽默。主要以“水灵动”和“山沉稳”两大主题出发,向在座老师们解读了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以“深度学习—主题教学”为抓手,整体把握数学课程,抓住数学本质。教师应当设计合适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文化情境、数学情境中学习数学。通过问题引领,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和问题环境中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朱特还指出,“理解”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解数学内容的来龙去脉;第二,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第三,理解数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实际的联系。朱特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了解变化。

  在教学论坛环节,首先由镇海中学朱寒杰老师做了关于“研究新教材,用好新习题”的报告。朱老师从《函数的性质》这一单元为例,指出了新旧教材在习题设置、提问方式、语句表达等方面不同的差异,结合期中考试命题的体会,指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课本习题,用好习题。

  然后,围绕“有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这一主题,镇海中学莫蒋珂老师就自己平时利用的教学新技术,以《新技术让学习无边界》为题分享了她的观点,谈到了新技术使得学习的便利性,并介绍了101教育PPT、Pencil Box、Ezy Graph、iCrosss Lite,Geogebra图形计算器等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软件,还谈了如何利用平板进行个性化教学的一些实践,如如何进行线上考试,如何实现课后弹性作业的布置,及利用平台的功能如何进行个性化答疑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最后,沈虎跃名师工作室成员、龙赛中学叶华君老师围绕“线上线下,互补互助”这一主题介绍了龙赛中学在疫情其间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教学,从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利弊展开分析,她认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习形式呈现多元化 ,混合式学习将会成为常态,将“线上”+“线下”两种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并以数学建模课《停车距离问题》为例谈了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

  在活动的最后,镇海中学数学组教研组长周海军老师做了总结,指出两节公开课体现了不同的教学几格,对如何进行新技术的教学展开了有益的尝试,两位点评老师则从核心素养视角进行精彩点评,而特级教师朱老师大气稳重风趣幽默的讲话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三位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围绕教学痛点同,分享的观点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启发。

  (文:黄展倩、莫蒋珂  图:黄展倩、莫蒋珂、郑兴、刘华等)




























潜心笃行 启正创新
——镇海中学政治教研组举行创新周活动

  12月9日下午,镇海中学政治教研组在5310录播教室举行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的创新周教研活动。镇海区政治教研员和本市本区学校政治教师,以及来自山东、贵州和龙游、温岭、金华等地兄弟学校的政治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我校包嘉珠老师进行了高一新教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的公开课展示。包老师以疫情期间口罩生产所需原料熔喷布为例,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为何要进行资源配置、各种资源如何在市场中进行合理配置、市场配置资源有何优点,对新教材知识内容和论述逻辑等方面的变化上进行了重点把握。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创设了模拟市场投资和消费的情境,分组以投资者、消费者、不同的企业等角色展开讨论,深刻把握学生中心,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既体现了政治学科贴近生活的特性,又深刻地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我校丁向华老师进行了高三专题复习《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升策略的公开课。丁老师在高三学生紧张复习、备战选考的情势下,系统性的梳理了选修教材《国家和国际组织》。丁老师整合教材知识,将它们分为一般知识和具体知识,逐一展开论述。在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际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一般知识的梳理;对中英法美等国和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还在历年高考(选考)出现的同类型题目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一月选考起到针对性、实用性的作用。

  我校金凌俭老师进行了“议题式课堂的教学设计”专题讲座。金老师分为议题式课堂教学要素的架构、优化议题的教学设计、议题式课堂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结合近期的几节公开课体验,金老师倡导议题式教学要从任务、议题、情境、活动四个要素考虑,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突出教学要素的特点。其次,金老师对议题“议点”的突出、逻辑的架构、情境的创设、活动的设计进行了展示。最后,金老师针对防止议题教学的“万能化”和切忌情境设置的的“理想化”两个方面谈了反思。

  镇海中学政治教研组长刘灿老师针对“智慧教学工具与高三政治教学的融合”这一主题谈了感悟。首先,刘老师对镇海中学目前试行平板教学的两个年级中与政治教学的融合情况进行了说明。平板的使用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完成作业布置批改、掌握教学动态,实施个性化辅导、因材施教,投屏互动,思维共享。其次,刘老师对高三政治教学的复习策略谈了经验分享。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要求回归教材、掌握基础,精讲精练、落实考点,分析“标准”、方法指导。

  本次创新周活动是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进行的。同时,老教材、老高考也仍处在收官阶段。创新周活动既强调了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又不忘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踏实推进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谋求创新发展。通过本次活动,我校政治教研组必能在新的起点和新的思考中稳步前进。

创造心流  锻造优势

——记我校第二十三届课堂教学创新周心理学科组研修活动

  12月11日下午,创新周心理学科活动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除我校教师外,区教研员王焕轶老师偕十余位区内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与会,活动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高一8班教室。

  活动第一环节为王梁老师带来的教学漫谈《创造心流——教育发展和生涯发展的重要指向》,他分“秋日诗语”“读解心流”“教育何为”“个人因应”四个篇章加以详略得当的阐述,“秋日诗语”结合其一堂考试心理辅导课中一首诗的运用,引出心流话题,“读解心流”为讲座重点和难点,他通过分享米哈里·契克森米哈的经典著作《发现心流》交代了心流的概念、机制、特征、获得途径并提出了自己的心流概念,“教育何为”则在审视学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深度学习”“美好校园”这方面有利于学生创造心流的理念与行动,还从生涯教育的教育展望了未来社会所需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及与心流创造之间的关联。最后,他简单谈了创造和享有心流的“个人因应”之道、之术。

  随后,与会人员来到高一8班观摩刘县兰老师的公开课《锻造优势 实现自我》,这也是本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切题之作。刘老师用美国五星上将、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生涯故事引入话题,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或弱势能力,如果可以找到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就更能取得成就。接着,刘老师通过趣味课堂活动 “未来之旅——闯关大挑战”、多元智能理论介绍、生涯发展真实案例分析与讨论,为学生提供理论的指导和现实生活的真实范例,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身较有优势的天赋或潜能,同时也可能面临一些问题或有一些不足,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加强、锻造自身的优势潜能,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课堂结束后,与会人员回到心理教育教育中心,在王金立组长的主持下,对刘老师的公开课开展了评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赞优评劣,并就一些共同关心的教育教学问题展开热烈交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