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无限,陈恕行院士为镇中学子启蒙

  10月27日,复旦大学著名院士、数学家陈恕行先生莅临我校,主讲《奇妙的无限》主题讲座。这也是镇中人文科技大讲堂第116讲,讲座由黄国龙副校长主持。


  下午3时左右,陈恕行院士在镇海区政协副主席胡金红,宁波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镇海区科技局局长胡宗玮,镇海区政府驻沪办主任、镇海中学校友总会秘书长范振芬,镇海区科协副主席郑铭里等领导陪同下来到镇海,来到我校。当天,陈院士应宁波市科协邀请,参加第三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这也是老先生第一次莅临镇中。老人家已耄耋高龄,但鹤发童颜、和蔼亲切,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他的欢迎。据介绍,陈恕行院士是镇海人,在数学尖端领域已耕耘多年,这让同学们对这位亲切的“老乡”肃然起敬。

  陈院士首先以小朋友数数的游戏切入,引出“无限”的概念,紧接着代入情景,介绍了∞与∞+1、∞与2·∞、∞与∞^2之间的关系……他用生动的语言向学子们阐述了相关知识点,并和蔼地说,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同学们被现场的氛围感染,都把投入的目光投向教授和大屏幕,并在互动环节进行了严谨的思考,给出了准确的答案。陈恕行院士由浅入深、由定义到重大问题,一步步带领同学们了解无限思想、思考无限问题、体悟数学精神。让镇中学子们明白“无限(∞)”不是一个“狭义”上的数,无法像普通的数一样去比较大小,而且有着独特的性质。

  随后,陈院士给大家讲述了“希尔伯特旅馆”的故事,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阐述,原来“∞”和“∞+1”、“2∞”没有区别,这种独特的性质引起了同学们对“无限(∞)”进一步的兴趣。陈院士又引入“势”的概念,对无限集的“元素个数”进行了定义,并依此对无限集进行了分类。镇中学子们明白了虽然学过的正整数集和[0,1]都是无限集,但是“元素个数”是不一样多的,这才发现原来平时常见的集合中蕴含着这么深奥的“秘密”。层层剥笋般,陈院士又抛出1900年Hilbert23经典问题之一……陈院士通过回顾数学家们探索无限的历史,引发同学们对“平面内一点出发可作几条直线与一条直线不相交”等经典数学问题思考,与同学们进行生动互动,课堂氛围活跃积极。

  陈院士就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入了无限的概念,利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辩证地说明了无限的极值性,又在同学们的恍然大悟中提出“势”的概念并加以解释和研究……如此,高等数学的全貌“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此冰山一角也引起了在座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同学们正襟危坐,屏息凝神,沉浸于数学的奇妙和陈院士的诙谐中。

  结束时,陈院士留下了讲座思考题:“众多纷繁的万千现象应是何种无限大?”镇中学子们还踊跃提出了其他问题,陈先生也耐心地给出了解答。讲座后,陈恕行院士赞扬了镇中学子们善于思考、数学涉猎广泛的优秀品质,也鼓励同学们发现数学的魅力,去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

  会后,院士与部分同学合影留念。同学们对老先生恋恋不舍,甚至有同学追到门口提问。陈恕行院士的到来在镇中引起了不小轰动,同学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数学远远不止于苦苦地钻研题目。”陈先生的话阐明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相信陈老先生这份对数学的热爱能传递给更多镇中学子。学子们也将把它凝成一颗种子,付之以实践,带它走出镇中,在各领域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主讲嘉宾简介】

  陈恕行,数学家,宁波镇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进行现场报告;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陈恕行院士的研究方向是偏微分方程理论和应用,这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他给出了三维尖前缘机翼和尖头锥体的超音速绕流问题含附体激波解的局部存在性与稳定性的严格数学论证,在解决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实验与计算结果提供了严密的数学基础。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证明了在激波反射中频繁出现的马赫结构的局部稳定性,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具有很高知名度的JAMS等国际数学杂志上。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指导老师:曾昊溟、金凌俭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