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首页 / 校园生活 / 国旗下讲话

取舍有道,得失泰然

自古以来,得与失之间就存在着矛盾,也正因如此,大千世界才更加纷纭复杂,丰富多彩。得与失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先哲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意思是要想得到些什么,必须先付出相应的代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先失后得”——想要好身体,就要勤锻炼,想要好成绩,就要苦读书。点沙之聚,方可成塔,成功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在这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失去,也无时无刻不在获得。每一次痛苦的磨砺,都是一次成长的蜕变。

获得固然是一种成功,失去就真的意味着失败吗?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失去也是一种获得。

孔子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半生颠簸。可是,直到生命终结,他都没有实现天下大同的愿景。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他在政治上未能“挽狂澜于既倒”,而认定他是失败的。相反,他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崇高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纯净而高尚,历古而长存。

在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中,想必同学们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此,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得失之间的联系,切实地做到“得失皆泰然”。也许你在擅长的学科上马失前蹄,那么你应该珍惜这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在下一次大考中改正;也许你的长期努力收效甚微,那么你应该利用这次机会仔细分析,并适当地调整学习方法;也许你的成绩与心理预期相去甚远,那么你应该感谢这次期中考相对真实地反映了你的水平,指明了你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相信,这次的失利只是学习长路上的一个小坎坷,学着从挫折中反省升华,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得”。

谈论得失,我们还应该明确,对于我们来说,什么该得,什么该失。关于这一点,古人们面对得失时的选择,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林则徐因抗英禁烟被贬,不得已踏上西去的戍途。远戍伊犁,他失去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失去了政治上一展抱负的希望,但在家国利益前,他毅然选择以拳拳之心报效祖国。如此取舍,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当今社会国泰民安,先辈们的努力,使我们不必在生死大义面前,作出得与失的艰难抉择。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镇中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更应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得失观是价值观的外化,那么对于现今阶段的我们来说,正确的得失观应是:在学习上,以积极进取为得,以消极颓废为失;在生活中,以奉献他人为得,以蝇营狗苟为失;在为人上,以光明正大为得,以寡廉鲜耻为失。在得失问题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方能自强。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