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昔

首页 / 校友传真 / 回忆往昔

【校友传真】2005届校友梁钦入围“2014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20强

每年临近期末放假,在镇中校园里,总能看到从全国各地高校赶来的校友,三五成群地回到母校,回到这个留下了自己无数珍贵记忆的地方,看看美丽依然的校园,看看曾为自己的成长成才辛勤付出的老师,看看教室里似曾相识的学弟学妹们,而母校,倾听着他们的回忆和倾诉,沉浸在温暖与幸福之中。


  2月1日,本届的情系母校活动也在09届校友(原校学生会主席)、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徐可成同学的国旗下讲话中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来自北大、清华、复旦、浙大、上海交大、香港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近100位校友以宣讲会、座谈会、广播访谈、下班交流、设摊咨询、问卷调查、发放学习经验交流手册、海报展出等形式为母校的学弟学妹了奉上了一道道丰盛的精神食粮。与以往几届的活动相比,本次活动规模庞大,形式新颖,内容贴心,宣讲会场场爆满,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校友与老师、与学弟学妹之间的温馨互动,使大家即使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心中也是阳光灿烂。

  下面截取几个“情系母校”活动周期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共享。

  激情宣讲会、贴心座谈会、温馨下班交流会连番登场,满足学弟学妹不同需求

  2月4日中午12:10,首场宣讲会清华大学专场在第二报告厅如期举行。镇中08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系的黄韵清同学,为台下近两百位同学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历史,列举了百年清华的国学泰斗、科学先锋。接下来20分钟的视频,记录了清华园里大三、大四的镇中学长对学弟学妹们的鼓励和期许。09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李沛九同学,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学弟学妹展示了真实的大学生活。

  就读于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交大等高校的校友也联合举办了主要针对高一、高二学生的两场学习经验交流会。校友们详细解答了如何结合自己特点调整学习策略,如何保持学科平衡和发挥学科优势,如何调整学习心态,劳逸结合,以及高考志愿填报与专业选择等问题。同属90后,又是“过来人”,交流起来没有长者与孩子的鸿沟,没有照本宣科式的说教,说的都是心里话儿,谈的是实际事儿,大大提高了交流会的实效。校友们对学弟学妹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到的困惑感同身受,所以校友们的建议和经验教训对同学们来说更是难得的一剂成才良药。

  在活动中,一些校友还应几位班主任之邀下班交流。校广播站也利用校友齐聚的机会,向全校师生推出了校友访谈节目。

 


  种下“收获”之树,奉上《学习宝典》,展出大学海报,活动内容亮点纷呈

  清华大学校友联合北大、浙大校友,以镇海中学09届毕业生的名义,为母校栽种了一颗金桂,寓意“根植母校,同生同长”,“情系母校,心怀天下”。活动策划人钟一涛校友表示,“桂花树代表‘收获’,待到深秋,金桂飘香,以此祝福母校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好似桂香满四方!”

  在本次活动中,校友们可谓准备充分。清华、北大、港大等校友联合编写了一本《学习宝典》,作为礼物赠送给前来参加活动的学弟学妹们。《学习宝典》中既有校友们对每门学科学习方法的倾囊相授,又有校友们对于高中生活的切身体会与经验之谈。校友们事先准备的200多本小册子被同学们“一抢而空”。

  在活动期间,教学楼一侧还展出了内容包括学术讲座、校园活动等的近50份大学海报。“情系母校”清华大学支队的队长钟一涛表示,“这些海报是我们在清华大学搜集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弟学妹们全方位地感受和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然,我们不希望‘情系母校’的影响仅仅停留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因此,今年我们重点推出了‘紫荆信箱’,希望通过这个类似于‘爱心信箱’的平台让清华学子与镇中同学建立长期的交流,帮助大家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

 


  首推社团活动茶话会,分享社团工作经验,畅聊校园多彩生活

  浙江大学校友在本届“情系母校”活动周期间首次推出了社团活动茶话会。2月5日下午三、四节课,在学校环境优雅的书吧中浙江大学的校友们和我校团委学生会成员、社团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对学校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交流。

  参加活动的有浙江大学校团委、校学生会、青年素质发展中心、求是潮、红十字会、绿之源协会等学生组织和知名社团的校友,这些校友在高中时很多都是校学生会骨干成员和社团负责人,对现在镇海中学社团的发展都十分关心。他们介绍了浙江大学社团组织组成和活动开展情况,并着重讲述了各学生组织和社团在服务学生、新闻报道、奉献爱心、倡导环保等方面的作用。他们也回顾了自己高中时参加镇海中学社团活动的经验,对母校为自己提供锻炼能力,展现自己的舞台表示感谢,并结合高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对镇海中学社团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在完善社团结构、培育社团文化、凝聚社团成员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此外,校友们还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参与社团面试、平衡社团和学习间关系的经验。会后,根据各社团特点,校友们和学弟学妹进行了个别交流。


  在本届“情系母校”活动周期间,灵通记者团的小记者们对部分校友进行了采访,用他们的文字记录下校友们对母校无尽的眷恋和深深的感恩。

  三年积累,是创意的挖掘和能力的提高

  陆文博,2009届高三(1)班学生,原镇海中学慈善工作站副站长,慈善工作站创建人之一,现任浙江大学红十字会日常事务部干事。陆文博在高二时与几位同学做了一个关于慈善的研究课题,打造出了浙江省内第一家由高中生打造的具有公信力的慈善工作站——“镇海区慈善总会—镇海中学慈善工作站”。

  陆文博进入大学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红十字会。大学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才干,自已有更多的想法可以付诸实践。虽然才升入大学不久,但陆文博的组织创意等才能有了良好展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中岁月的磨练。他还提出了两校社团“联谊”,以利于加强交流和推广校园文化。他提出的这个想法已经通过浙大红十字会认可,正与镇中方面进行协商。

  他谈到:“创建慈善工作站是他高中最难忘的回忆,也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高中时期的社团活动让我结交到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也收获了学习之外的另一种乐趣,而且在升入大学后更感受到如果高中不做事,大学就会有差距。高中时期从事的社团工作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领导力,也懂得了深思熟虑,顾全大局。镇中三年的积累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知识的内化,更是一种创意的挖掘。”

  在学生社团的平台上劲舞,让我更加自信

  童凯士,2008届学生,现就读于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系。高中时参加了梓荫文学社与校电视台两个社团,现任职于浙江大学电视台及学工部本科生调研队。

  在高中时,童凯士积极参加每一次社团活动,高二就被选为文学社社长。他敢说敢做,人缘也极好。他认为只要有热情,就一定能做好工作。校运会期间,他负责统筹排版和校稿,编辑室里忙而不乱,他有条不紊地组织好大家做好各自的工作。

  受高中社团活动的影响,他到了大学里选择了浙大电视台。他在电视台里做摄像、编排等工作,除了外出采访,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有所涉及。回顾高中时代的经历,他说:“镇中3年给了他锻炼能力,展现素养的平台。正因如此他才能勇敢自如地面对大学生活。”“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在高中时未参加社团活动,在进入大学初都带有局促、胆怯、放不开的弱点,缺乏竞争优势。镇中搭建如此优越的锻炼平台,使参加社团的同学大都能在大学社会活动方面拥有先天的竞争优势。”“社团活动让我在大学里更加自信,更有把握去坚持自己的理想,一路披荆斩棘走下去!”

  群雄逐鹿,从此习惯平凡却不甘平庸

  原2009届创新班学生,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的毛旭超在谈到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时,感触颇多。她谈道:初到镇中,便倍感压力。在这个强手如林的学校里,曾经的辉煌一瞬间都轻如尘埃。一次次的考试,就如同重锤般一次次打击着自己。迷茫过,堕落过,自暴自弃过。最终还是找到了出路。那个深感痛苦的时候,找过知心朋友,找过老师,找过心理老师。他们认真地帮我找到不足之处。他们的开导让我懂得了放低姿态,重新开始。于是,开始习惯平凡,但决不平庸。

  当谈道镇中的学习环境时,她打趣道:来镇中就是为了接受打击磨练的。人需要这种打击,需要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感受压力,体验失败。只有经历这些的考验才能逆流而上。或许在镇中,你很不起眼,但在毕业后,当你到了各个高校,你才会发现自己其实光芒四射。  

  毛旭超给所有镇中学子留下了一段话:“如果你本身拥有翅膀,镇中会帮你装上,促使你展翅腾飞;如果你没有翅膀,镇中同样会帮你成为陆地上最矫健的奔跑者。因为镇中,你的人生,将会书写辉煌!”

  镇中让不安现状,协调均衡变成了习惯

  2006届的周超,今年已经大四了,趁着同学会来母校看看老师和学弟学妹们。她说,“镇中三年,让我不安于现状,让我深刻意识到竞争的激烈与残酷。于是努力和踏实变成了一种习惯。”

  周超在高一时,化学相对其他学科较为薄弱,于是她利用大多数课余时间提高化学。结果顾此失彼,原先优异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高二时她更加注重学科平衡,也更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高三时,她在确认了自己理综实力之后,致力于数学的提高。尽管高考使她经受了意料之外的心理落差,但她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懈的顽强毅力在大学里展现了强劲的实力。

  “高中三年的经历和磨练,让我学会自我管理,让我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她说自己在大学里已能很好地掌握学科之间的平衡,这种能力与在镇中三年的锻炼是分不开的。在大学里遇到困难时,周超能自信而出色地应对了。她出色的平衡协调能力已经获得了企业高管的青睐。

  谈起高中生活,她颇为激动和怀念:“镇海中学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训练提高,更影响了一个人的性格习惯,是人生的助推器。”

(灵通记者团:任璐媛、石嘉黎、楼莹雯 罗熙枫、范洁琼 指导老师:王裔萍)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