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中学举行第十四届“逍遥墨卷,高拥博雅”读书节启动仪式暨《高中生与国学》讲座

  9月25日下午三点,天气晴好,有清浅的桂香浮动,第二报告厅里挤挤一堂,我校在这里举行第十四届“逍遥墨卷,高拥博雅”读书节启动仪式暨《高中生与国学》讲座。活动由教务处副主任曾昊溟主持。

  姚宏敏副校长在启动仪式上作了简短致辞。他强调,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讲话精神,“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新高考背景下,大阅读和大语文对学生的成长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我校举行第十四届“逍遥墨卷,高拥博雅”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语文组、图书馆等共同主办,推出包括“每周书刊推荐”、“共读一文”、周末影院名著名片赏析、名片影评征集、“我爱的书话”书签制作活动,“书香伴我行”、科普征文、由校友、专家和师生共同主讲的“镇海中学人文科技大讲堂”等系列活动。他希望同学们在广泛的阅读、思考与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成长、成才!

  在启动仪式后,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中央电视台CCTV-6《中国通史》纪录片八集编剧、北京教育学院方麟副教授开设了《高中生与国学》专题讲座。方博士从国学的表现形式,国学的内涵和学习国学的门径等三方面娓娓道来。这场讲座也是本学期“镇海中学人文科技大讲堂”的第三讲。

  方博士以余光中《乡愁》开场,引入国学的氛围,他结合国学经典分析:中国人强调整体、辩证、直觉和类比思维。而这些思维正是我们在读国学时应具备的。例如《相见欢》中的“西楼”这一词,需溯源至五行和五行的对应关系,以求解惑。

  随后方博士向我们展示了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国学面试题:“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更大?”“《西游记》里有几个妖怪?孙悟空和猪八戒是不是妖怪?”“如果你是法海,会阻挡许仙白娘子的爱情?”“请用三个词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并谈谈中国文化如何真正‘走出去’” ……这些把人罩入云山雾海的问题抛出来以后,一些同学面面相觑。


  这里不再有标准答案,在这样的问题面前,让人连选择也需踌躇三分。很快地,随着方博士诙谐幽默的言语和脱稿式的古诗文有韵味的吟诵,我们逐渐体味、了解了隐藏于这些题目背后的,是对于我们国学素养的考察。正如《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所言,唯有当我们了解到儒道释的基本观念,加之以孔子和老子等先秦诸子百家不同的观念比较,入史有见识,我们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于我们高中生而言,入门国学的途径主要有“亲近”“通脱”“会通”“践履”“担当”这五点。亲近原典尔后能跳脱原典,不拘泥于典籍,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加之以亲身实践、格物致知,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担当”。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画与名人的真知灼见让我们频频深思,这时,方博士的PPT上浮现出两行大字:“我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余英时先生语)

  是啊,正是如此,我们身上流动着炎黄子孙的血脉。我们说中文、写汉字、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我们本以为国学是高大上的,作为国故,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润物细无声般地在我们身上刻下中国的烙印,融进华夏之光辉!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业!”

  钱穆先生曾推荐国人必读的七部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和《传习录》。梁启超先生、鲁迅先生也给年青人推荐过国学书单,勉励国人品读国学,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讲座互动时间,同学们纷纷提问,并拷去了方博士专门给同学准备的学生版讲座PPT。随着方博士对余姚人王阳明疑问的精彩解答和曾昊溟老师的小结、感谢,在二报满堂掌声中,“我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这句话再度回荡于耳畔。方博士勉励我们成为内有国学、外有西学的新青年!高一的严君啸是个国学爱好者,早早来到二报,也向方博士提了问题。他说,感佩于方博士的博学多才,问题讲得比较通透,为自己的国学学习指明了大致的路子,指引了方向,也启发自己要跳出书本,综合关联地思考国学问题,并提升“担当”精神。一些同学听后表示,国学素养唯有在“亲近”后,“自饮茶”,方知文化冷暖。语文组老师提出,该讲座录像可融合到语文选修课中,对高中生学国学有很好的帮助。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