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与会代表考察我校

  12月20日,迎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我们镇海中学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贵客。他们是参加2008 年度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的中央、省、市及港澳地区等46家媒体的的编辑、记者。我们梓荫花文学总社灵通记者团小记者、校义工导游队和校会务志愿者的同学有幸参与了接待活动。
  漫步校园,我们与这些大记者大编辑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镇海中学校园环境与文化的喜爱。短短的交流,却足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北京晚报》的陈远丁副主任说,他一进来,目光就被校门口刘竹君老师的湘楚文化讲座的海报吸引了。他说这类人文讲座只有在大学校园里才比较普遍,而我们镇海中学,注重从高中时代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视野。在大家都忙于学业,挣扎于题海中时,学校能够不拘泥于教学,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开辟了一条具有榜样力量的新道路。他说,新闻行业和教育行业一样,都是创意产业的灵魂。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不仅要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专长,更要涉猎面广博,这样才能使文字显得厚重有力——厚积才能薄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程曼丽教授对我校丰富的社团活动赞不绝口。程教授表示,镇海中学良好的人文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出类拔萃的学长,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学生应好好珍惜。程教授还鼓励我们向那些优秀的学长看齐,写下“我在北大等你们”的祝福。
  《海南日报》时事部副主任王蜀生先生对我校义工导游大为赞赏。他说海南也有一些中学把志愿者活动搞得很好,但觉得镇中义工有这样的服务水平,这样有规模有组织的还是比较少见的。他表示,镇海中学“校园义工服务模式”是一个典范,使义工不只局限于打扫卫生、分发传单等简单的劳动,而更加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并鼓励我们把从事志愿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写成文字让更多的人分享。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李庆义先生则将香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我们的活动进行了比较。他说,香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来已久,每次假期,都会有许多大型的、常规的活动,而学生们的参与也十分积极。他还说每年都会有像我们一样的小记者去他们报社进行实习,参与各个环节的编辑活动。没想到镇海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如此出色。
  新华社国际部主任李红旗先生说:“学校文化底蕴文化深厚,很不错的。重点大学录取率那么高、学生素质好必然有它的原因。”光明日报社国际部主任、高级编辑吴建友先生也谈到,镇海中学的文化底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微笑着说,“镇海中学充满了活力!”大记者大编辑在考察完镇中校园后,纷纷赞叹:“这里的文化气息真浓!”“真是读书的好地方!”“这所学校真了不得!” 《南方日报》副总编文建明等先生在签名留念本上写下了“镇海中学 江浙名片”等题词。
  我们还有幸碰到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先生,采访中,他告诉我们,2008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在镇海举行,不仅是全国新闻界的一次盛会,也是镇海人民的莫大荣幸。承办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如此高级别的活动,对镇海来说还是第一次。全国各大媒体在镇海相聚,促进了彼此的了解。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将进一步促进镇海的文化繁荣。

  (指导老师:胡能君)

















校灵通记者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