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采写:灵通社方含章。指导老师:王振
4月8日,立思辰大语文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镇海中学2008届赵伯奇校友回母校在书吧与同学和家长们分享语文教育探索心得和自己的求学之路。

大阅读与健身
作为数学尖子生,赵伯奇却在高一文理分科时选择了语文,他回忆道,“当时班主任是文科老师,他建议我以文科生的身份发挥数学优势。”在高考中,凭着过硬的数学能力和超常的文综发挥,赵伯奇考取浙江省文科总分第32名,并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关于学业,赵伯奇对同学们分享了经验之谈:“首要的是心态,我并没有过于在意考试本身,所以基本可以保证正常发挥;其次是均衡,我坚持文史哲不分家,各科都没有劣势。”这也与他高中语文老师、历史老师经常的倡导分不开,他说高中的语文课,语文老师经常讲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人生经历,课堂教学天马行空又能回归语文本身,比课本受益。
讲座后,赵伯奇在拜访历史组周泉胜老师时,两人更多的是对各类历史专著的讨论,赵伯奇特别提到,周老师高中时推荐的唐德刚《袁氏当国》,通俗易懂但内容不错,对自己有影响。
赵伯奇从小坚持游泳,是国家二级运动员,高二时为了游泳,每天公交往返于镇海和宁波市区化去三四个小时,学习并没有因此耽误,强健的身体还成了他高效率的保证,健身的习惯受惠一生。


解析当下语文教育
作为全国小有名气的语文教育探索者,谈起自己的语文学习之路,赵伯奇苦笑着连连摇头。“父母都是理科生,自小就不重视语文。家里难得的文学经典是《格林童话》,到了初中还在读。”他认为,当今的语文教育学科概念太重,工具性过强。字音字形、阅读理解只是语文的冰山一角,而真正文学经典的思想、文化魅力,往往没受到足够重视。
大三时,在找工作和考研中,赵伯奇不顾家人的反对,没有选择宁波某银行的行长秘书,而出人意料地选择从事教育培训的语文教育。对于语文教育,他有自己的理解。“早先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学,而后来文学、文化被淡化,语言成为考试的重点。我认为不仅要重视文学,还应当有文学史(文史哲贯通)的概念。正如孟子‘知人论世’,只有对庞大的文史知识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学生才能形成完整的认知,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未来的愿景
身为90后的赵伯奇在语文教学领域已是全国颇有名气的创新者,而他不限于此。“今后自己的语文教育品牌会进一步扩展到全国各地,并在海外多开设分校。我一直希望做出些不一样的东西,给时代留下印记,在世界发出中华民族的声音。”
讲座后,赵伯奇校友先后拜访了母校吴国平校长、张咏梅书记,感谢母校的培养,创业中有些地方仍烙有深深的镇中元素。并为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教育素养提供建议。赵伯奇也坦言,通过文史哲贯通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爱上语文,做有修养的人”的路任重道远,今后和他的团队仍需进一步探索。

据了解,立思辰大语文作为中国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立思辰旗下主打品牌,已成为教育行业的新黑马,全国已有近百家分校,并在海外(加拿大等)开设分校。
作为一名90后,赵伯奇坚定的选择、高远的愿景让同学们深受鼓舞。纵然语文学习浩如烟海,只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有情怀肯努力,必能在语文的星辰大海中,寻见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