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报报道我校2012届校友俞雨榕求学故事 本科期间,拿下跨校(中国农大、北大)双学位,还赢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大学毕业,放弃研究生保送,获国家资助奖学金出国深造 这位镇海中学走出的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每年的6月,镇海中学都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这里盛产高考状元。前几天,镇海中学官方网站张贴出一大堆喜报,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其中有一封喜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其中讲到一名学生叫俞雨榕,她获得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而后记者通过采访得知,这位94年的小姑娘能量超级大,本科期间除了拿到农大的本科文凭,还通过一年半的学习拿下了北大经济学双学位。大学毕业后,她更是放弃了研究生保送,拿到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高水平研究生全额奖学金出国深造。
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女生?昨天,记者联系上了她的家人和她本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通讯员 曾昊溟 记者 章萍
白天农大上课晚上北大上课 四年里她修了两个学位
“其实还是蛮累的。”因为大四的第一个学期,俞雨榕公派去了美国马里兰大学交换一学期,所以学习北大的课程就比其他人少了一个学期。别人一学期上三门课,她至少上五门。 北大的经济学课程全部放在周末和晚上。“这边一下课,马上吃个晚饭,就坐车去北大了,大概20多分钟的车程。”俞雨榕回忆说,“晚上一般上课到9点多,最晚的时候就要到10点以后。为了做作业,熬夜是肯定的。” 在大学的四年,她完成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区域发展(国际方向)的课程,还拿下了北大经济学的学位。 “为什么你可以申请北大的这个课程?” “北大经济学双学位除了北大的学生可以申请,还有部分对外的名额,我知道后就报了。当时要通过校外经济学双学位的入学考试,主要考英语和数学。” “难考吗?” “应该挺难的吧,基本上都是周边学校的学生在考,还有清华的学生也会选。” “竞争激烈吗?” “大概1000多人报名,最后录取了大概200人。很多人都是备考了一年。” 申请10所高校终选哥伦比亚大学 获国家资助的全额奖学金
出国读研,是老早的规划。 最后一年,俞雨榕开始申请各类大学,大概有10所国外学校,最终给她发了录取通知书的有密歇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5所大学之一,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毕业于该校。 “它是我比较中意的大学,世界排名很靠前,而且学校位于纽约,资源丰富。”雨榕说,“后来我发现我所学的专业是国家重点资助范围内,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很大程度帮我拿到了去哥伦比亚读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申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高水平研究生全额奖学金,需要提供申请表,本科成绩单,推荐信,录取通知书,发表文章等等。 “本科时成绩还不错,也多亏了农大老师的一直帮助,再加上两位老师的推荐信,最终申请奖学金的过程比较顺利。” 雨榕告诉记者,国家公派留学的项目吸引了很多人报名,最终和她一样享受全额奖学金的大约只有200人,包括了学费、生活费、机票等补助。 一圈采访下来,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就是给了记者一种能量超级大的感受。 “能量好大啊,高考是不是应该有更好的成绩进入更好的学校?”记者忍不住问。 “高考的确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过我去了农大也是很好的一个结果,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我自己最后通过努力也进步了很多。”小姑娘谦虚地说。
小姑娘爱好摄影,喜欢下厨 将来想从事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
聊了许久,雨榕突然说:“其实我的研究生专业是跨领域的,大学我修了发展学和经济学,而我研究生修的却是气候科学。” “在北京读了四年大学,我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深有感触,这也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回国后,我希望做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94年出生的雨榕,志向满满。 去年8月,她飞往纽约。 “现在,在美国学习和气候方面的课程,认识了很多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大家都对学术有着很高的追求和热爱,让我很敬佩。尤其是我的导师也是非常出色的科学家,但是平时很和蔼,讲课条理清晰,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总是鼓励我。”说起在美国的生活,她说收获颇丰。 现在在美国,虽然很忙,但还是会经常做饭。 “我很喜欢下厨,喜欢煲汤。”高中三年,父母给她校外租了房子,她一个人居住偶尔也会做饭,因此练就了好厨艺。 小姑娘还喜欢摄影,朋友圈全是美美的照片。她说:我觉得记录生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所以有空的话就经常去拍照。 前天她在接受采访时,不由说起自己的母校:“高中生活很充实,没有外面想象的那么辛苦,我记得我还有时间参加很多社团活动,和同学一起办了校刊,假期也有时间出去旅行。学习方面很感谢我们的老师,真的非常负责,讲课也很清楚。我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是周爱红老师,她是非常有名的老师,很和蔼可亲。”

宁波日报报道我校2002届校友、宁波微鹅电子科技公司合伙人冯维一创业故事 家乡创新“梧桐枝” 海归学子“筑巢栖”
“家乡正在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这让我和我的团队内心澎湃。”在宁波微鹅电子科技公司,合伙人冯维一的办公室随处可见手机壳、电路板,回到宁波不到两年时间,这些小小的零件不仅得以投产,而且收获了50项专利,成为甬企自主创新、干在实处的缩影。
宁波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子。2002年毕业于镇海中学的冯维一就是其中之一,在西安交大读完研究生后,冯维一来到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这里有全球最先进的电力电子研发中心——美国电力电子国家研究中心,冯维一跟随美国工程院院士李教授攻读博士。
“在美国,普通的博士年均收入是5万美元至6万美元,而从这个研究中心毕业的博士生年收入可以达到15万美元。”冯维一说,看着师兄师姐毕业后安逸的美国生活,冯维一选择了回国,“现在国内涌起创业创新潮,我所学的电子科技在国内一定大有天地。”2013年,冯维一来到了上海,但他的心里时刻关注着家乡宁波的发展。
2015年,冯维一和他的合伙人,带着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来到宁波时,就被镇海区经合、科技等部门相中。冯维一办公桌上的手机壳其实就是这种充电器的接收器,手机只要用上这种充电壳,把它放在桌子上,就可以实现充电。“看上去手机只是不经意放在桌面上,实际上桌面下安装了一个发射器。”冯维一介绍。记者注意到,这个所谓的发射器就像一块鼠标垫那么大,它能实现5厘米隔断空间内的信号传输,实现无线充电。
“不仅仅是手机,小夜灯、小型电器,甚至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汽车,都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无线充电。”冯维一说,他就是看准了这样的趋势,所以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上海的高薪,来宁波创业。“宁波创业创新的氛围很浓,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而且现在正在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给我们回归的创业者很多信心。”他表示。
说句心里话
新春伊始,就了解到宁波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全市推进浙商甬商创业创新大会,让我们回归的新甬商精神振奋。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回到家乡来创业更有归属感了。作为年轻一代新甬商,将秉持“敢为人先闯新路、重信重义不忘根”的精神,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公司合伙人冯维一


|